电气工程学院教师培养管理暂行办法

作者:佚名 时间:2023-04-26 点击数: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教学水平高、专业能力强,善于创新、充满活力的具有双师素质的优秀教学团队,是确保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为全面加强我院师资培养工作,尽快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制定师资培养管理暂行办法,具体如下:

一、培养对象

1. 新来学校在教师岗位上工作的毕业生。

2. 本系从事教师工作不满三年、讲师及以下职称的人员。

3. 专业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双师素质教师。

  • 师资培养的目标

1、重点专业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必须在两年内轮训一遍,选派到国内外培训进修一次以上。

  1. 专业课教师在三年内具备双师素质要求的应达到90%以上,其中50岁以下的教师必须全部达到双师型素质要求。

  2. 1970年元月1日以后出生的青年教师要求在三到五年内达到硕士以上学历层次。

4、参加学院每年组织的师资培训班,结合教师的实际需求,培训现代教学技术和进行师德师风教育。

三、培养内容

1. 师德培养

1) 充分认识教师职业的神圣性,充分认识教师在教育事业中所起的主导作用和对教学质量所起的决定作用。

2) 树立青年教师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培养为学院、为学生终生负责的责任心。培养刻苦认真、务实求真的工作作风。

3) 提高政治思想和道德修养,以高校教师的标准规范他们的言行。

2. 业务培养

1) 培养有刻苦钻研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水平,奋发进取的求知精神。

2) 培养追求新知识,新思想和创新精神,培养在学科专业上有“与时俱进”的时代意识。

3) 培养谦逊、虚心,互帮互学,共同进步的优良学风。

4) 青年教师首先过教学关,确定以教学水平为前提的综合考察青年教师教学科研业务水平标准。

四、培养措施

1、 实行青年教师指导教师制度

2、培训专业骨干教师队伍,结合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要求,选派骨干教师到国内外培训或进修学习。

3、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培训专业课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研开发能力,提高专业课教师的双师素质。

  1. 培训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掌握和运用最新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的能力。

  2. 鼓励中青年教师提高参加学历培训,提高学历层次,

  3. 专任教师到实训基地锻炼,提高专业教师实践动手能力

  4. 培训教师的提高教学改革与科研开发的能力;提高开发新专业、新课程的能力。

  5. 培训教师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培育良好的师德师风。

  • 师资培训计划的制订。

    1. 系根据专业建设要求和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制定系师资培训年度计划,并于每年元月底前报人事处。

    2. 学校按相关程序审核,批准后下达执行。

  • 师资培训的审批程序

    1. 参加培训的教职工填写《教师培训审核登记表》一式两份(由人事处统一印制),并附有关培训的通知,出差审批表,请款单等手续,由所在单位领导和派出部门领导签署意见。

    2. 送人事处审核并签署意见。

    3. 报主管院领导批准后执行。

  • 师资培训的考核

    1. 对参加培训的教职工均应进行考核,考核的内容包括培训成绩、培训表现情况和培训出勤情况等,考核不合格的将酌情扣发岗位津贴等。培训结束后应由培训单位出具考核成绩证明材料,回校后由系审核后上交人事处备案。

    2. 通过培训取证的教职工必须取得培训合格证,未取得合格证的按学校要求将酌情扣发岗位津贴等。

  • 要贯彻提高师资培训效率和降低成本的原则。结合专业建设和工作需要开展培训学习,切实达到提高教师政治和业务素质的目的。不能利用师资培训旅游时间和经费从事其他个人事宜。

  • 本暂行办法从2008年9月1日起执行,与学院有关职工职教文件中不一致的地方按学校文件执行。

相关链接

Copyriht (C) 2012 江西职业技术大学 电气工程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