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学院工学结合教学试点管理办法

作者:佚名 时间:2013-04-26 点击数:

为进一步推进专业人才模式改革与创新,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工学结合教学环节的管理,推动我系工学结合教学工作规范、有序的开展,在学校的教学管理有关规定的基础上,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工学结合教学是我系实践性教学和学生技能培养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教学环节,其教学活动的计划、组织和实施必须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不断提高专业教学质量为目标。工学结合教学包括“订单培养”、“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和“顶岗实习”等模式,各教研室在教学活动中还可以探索其它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工学结合教学必须围绕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目标,教学组织、课程改革与教学内容的整合应围绕岗位、技能、知识点和职业技能证书展开,在工学结合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又要加强与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相关的职业素养及诚信的教育,重视职业操守的培养。

系依据相关教学管理职能,负责全系工学结合课程教学工作的统筹规划、监控课程授课计划的实施、协调与反馈课程授课计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1、各教研室依据系实践性教学的总体要求,与实训室负责人共同负责课程授课计划的编制、教学资源和教学人员的组织、实践性教学计划的具体实施及实施过程中的过程管理,切实注重教学效果的提高。

2、在编制课程授课计划时,应在计划中明确包含所培养的目标岗位、职业素养及专业技能、相对应的主要知识点、校内外实践(训)平台采用、教学时间及学时(或学分)的安排,并提前准备好相应元器件和工具,授课教师应提前试做一遍。

3、在建设校外实践性教学基地和选择企业共同开展工学结合教学时,应根据其专业特点,选择企业规模适合、信誉良好、在业界有一定影响的企业进行教学合作。

4、在与企业协商工学结合教学合作过程中,要明确合作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并以合同的方式予以约定。在双方确定的教学计划中应包含:技能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人员、教学场地、教学设备、技能测评指标、技能测评方式、经费的使用、意外事件的处理办法、学生的食宿、合作期限等。

5、 在工学结合教学活动中,各教研室要认真填写校外实践性教学指导教师和校外实践性教学指导教师登记表。

6、对采用顶岗实习教学模式的学生,学生须填写《顶岗实习任务书》。在顶岗实习期间,每月至少向学院的实习负责教师提交一份阶段性实习报告;顶岗实习结束后,学生须提交《顶岗实习鉴定表》和一份总结报告。阶段性报告、总结报告和《顶岗实习鉴定表》均作为学生实习成绩的依据。

7、工学结合课程教学工作量计算按学校课程工作量计算后乘以1.3。

8、课程考核应与课程标准要求一致,当有修改时,须得到教研室主任的批准,考核过程材料保留交教学干事处存档。

9、课程结束后及时向系部提交课程总结,目录见附件。

电气工程学院

2009年6月

附件:课程总结目录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1.课程所在专业培养目标

2.毕业生就业岗位及典型工作任务(或职业能力要求)

3.本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4.课程教学目标

二、课程建设与改革的目的意义

(原来是怎样的,为什么要改)

三、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按照什么样的思路、怎样改)

1.设计理念

2.设计思路

四、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序化

1.教学内容选择

(突出针对性与适用性,增加与本课程相关的职业安全保护的内容)

2.教学内容的序化

(构建学习情境表并说明内容安排的合理性、科学性)

五、教学组织与安排

1.课程教学学时分配

2.各教学情境主要内容与要求

3.教学设计的主要特色(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考试评价方法改革、教学主体教学场地变化等)

六、课程教学资源建设

1.教材与课件建设

2.其他教学资源建设

七、课程教学条件

1.课程教学团队

2.实践教学条件

(含校内外)

八、课程教学效果

(突出试点班与平行班的教学效果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的提高,教师的提高等)

九、收获与体会

(含试点成功经验、特色和思考、对学校的建议)

十、课程进一步完善计划

相关链接

Copyriht (C) 2012 江西职业技术大学 电气工程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